如需报告请登录。
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
现有固废领域是上市公司在原有主业基础上,均不断围绕产业链进行布局,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固废行业竞争更加有序化、开放化,技术、资金、项目拓展等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看好综合实力强的区域固废龙头。重点推荐伟明环保、瀚蓝环境、上海环境、维尔利。
固废现状:固废总量大,利用处置缺口大
固体废物可分为:一般工业固废、工业危废、医疗废物、城市生活垃圾。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过程产生的没有危险性的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行业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没有危险性的固体废物,如矿山企业产生的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交通运输制造业产生的废旧轮胎、橡胶、印刷企业产生的废纸,服装加工业产生的边角废料、皮革边等。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居高不下,与工业增加值始终保持正相关关系。“十二五”以来年产生量超过30亿吨,人均产生量和总量分别达到日本的3倍和30倍。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环境治理和淘汰落后产能,单位工业增加值的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强度呈现减弱趋势,由年的1.85吨/万元降低到年的1.4吨/万元。年至年期间固废产生总量趋于稳定。
据《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统计,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利用处置总量的41.7%,处置和贮存分别占比18.9%和39.3%,综合利用仍然是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途径,部分城市对历史堆存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处置。
从各省情况来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内蒙古、辽宁、山东。从各市来看,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鄂尔多斯市(.6万吨)、鞍山市(.2万吨)、攀枝花市(.7万吨),前10位城市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总量为4.6亿吨,占城市产生总量的29.7%。
危险废物:工业生产和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由国家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认定为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的废弃物。危废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工业危废、医疗危废和其他危废。
年全国危废产生量为.89万吨,综合利用量.42万吨,综合利用58.29%;处置量.56万吨,处置率36.78%。年至年危废产生量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2.45%。
年,全国个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0万吨,综合利用量.3万吨,处置量.5万吨,贮存量.4万吨。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利用处置总量的43.7%,处置、贮存分别占比45.9%和10.4%,有效利用和处置是处理工业危险废物的主要途径,部分城市对历史堆存的危险废物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处置。
从各省情况来看,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江苏、内蒙古、山东。从各市情况来看,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烟台市(.1万吨)、苏州市(.4万吨)、攀枝花市(.1万吨),前10位城市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总量为.2万吨,占城市产生总量的30.9%。
年,个大、中城市医疗废物产生量81.7万吨,处置量81.6万吨,大部分城市的医疗废物都得到了及时妥善处置。从各省来看,医疗废物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广东、浙江、江苏。从各市来看,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市(5.5万吨)、北京市(4.0万吨)、杭州市(3.0万吨),前10位城市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总量为26.8万吨,占全部城市产生总量的32.9%。
城市生活垃圾: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固废废物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垃圾(工业废渣及特种垃圾等危险固体废物除外)。
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人均1.02kg/日,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来说人均产量小。但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不断提升,位于世界前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至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达到了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9.58%。以城市人均垃圾生产量1.02kg/日来计算,年我国城镇垃圾生产总量为3.10亿吨,年清运量为2.28亿吨,对应缺口巨大。
我国年垃圾清运总量为1.55亿吨,年为2.28亿吨,年化符合增速2.79%。其中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由年的0.8亿吨增至年的2.2亿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年的52.1%增至年的99.0%,使得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缺口减小,缓解了“垃圾围城”的压力。但是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相比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较低,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城镇人均垃圾产生量将继续增长,这对未来的垃圾清运能力和无害化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年,从各省(区、市)来看,城市生活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广东、江苏、浙江。从城市来看,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市(.3万吨)、北京市(.4万吨)、广州市(.3万吨),前10位城市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为.0万吨,占全部信息发布城市产生总量的29.6%。
政策频出规范行业发展,催化固废产业链升级
从我国固废行业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行业的总体方向围绕固废管理的“三化”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市场化进程快速推进。政策内容涵盖固废各个子行业,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危废处置、环卫、土壤修复、再生资源处置,涉及市场准入规范、收费制度改革、特许经营、环境保护和“无废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
政策密集出台,固废法迎来第五次修订
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固废行业作为环保领域核心行业之一,加之固废每年产量巨大、处理设施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对固废治理的扶持力度,规范行业发展。在固废审批审核方面,年3月环保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固体废物领域审批审核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进一步优化和规范固体废物领域审批审核管理。在固废界定和处置方面,各部委相继出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等多个政策法规,致力于完善固废行业立法,同时加强执法,规范行业有序发展。
作为我国污染防治领域的重要立法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简称固废法)自年制定以来,先后经历了年、年、年和年4次修订,在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了初次审议;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进行了再次审议。固废法明确规定了固体废物的界定和处置,对固废各子行业做出强制性规范,是固废行业遵循的核心法案之一。继年6月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通知》后,上海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也将于5月正式实施,全国首批46个城市在年内基本都发布了相关政策。修订草案对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