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奔走在职工身边的工会律师
TUhjnbcbe - 2025/7/3 13:51:00

本文转自:中工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杨明清通讯员宋洁

“大家好,我是工会律师杨希勇。”这是山东省烟台市总工会公益法律服务队队长杨希勇现场普法时经常说的一句开场白。

今年是杨希勇从事律师行业的第27个年头。作为烟台市总工会律师团的首批成员,他常年扎根基层,为职工权益四处奔走,化解了一例又一例复杂的劳动纠纷。近年来,杨希勇带领团队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多场,惠及职工群众3万多人次,帮助农民工讨薪和避免经济损失近亿元,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不能让工友们失望”

年2月,来自江苏省阜宁县的嵇某和同乡一起到烟台市芝罘区卧龙经济园区内某工地从事钢筋工工作,每天工资元。同年6月,工地因没有开工手续被勒令停工,工人们的工资也没了着落。

随后半年,嵇某和工友们多次与劳务公司、建设单位、合作单位沟通讨薪,但三方以工程未完成无法结款等理由相互推诿。无奈之下,年1月他们来到烟台市总工会求助。

杨希勇接到市总工会的指派后,详细了解了嵇某等三个班组追索工资的经过和有关事实,第一时间联系人社局、住建局等部门组成专项农民工支付工作小组,帮助他们收集材料并初步确定赔偿款。

在前期协商中,建设单位同意垫付农民工工资,但又以农民工提供的考勤表与实际不符为由拖延付款。最终,经杨希勇与其反复协调后,建设单位同意垫付农民工工资合计74万余元。年2月,嵇某和工友们如愿拿到了薪资。

“当时对方很坚决,我们先后进行了7次协商,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谈到这起案件,杨希勇回忆道:“工友们找到我是信任更是责任,我绝对不能让他们失望。”

“纯民间仲裁”模式

随着前来咨询和求助职工的增多,杨希勇发现,工程款和工资的混同计算是农民工讨薪案件的难点,要维护农民工利益不受侵害,工资核算的依据是关键。

年12月,烟台某项目工程拖欠多名农民工工资近千万元,杨希勇接到指派负责案件办理。他来到工地后发现该项目存在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混同的情况,劳务公司也失去了联系,所有证据只剩下工人的流水账。然而,工程单位对此并不认可拒绝发放工资。

“账本都不算数,那我们的工资还能发下来吗?”“咱们实实在在干的活,怎么就让几张纸难住了!”……当时,不少农民工都十分气愤,又担心自己的血汗钱打了水漂。

在双方对工资各执一词、僵持不下,甚至一度拒绝调解离开调解现场的情况下,杨希勇大胆采用“人工费审计+双市场询价+第三方盲评”的方式来确定农民工工资,促使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工程单位将拖欠工资一次性付清。

“农民工都不太愿意打官司,以这种‘纯民间仲裁’模式既破解了工程款与农民工工资甄别的难题,也满足了农民工的诉求。”杨希勇说。

近年来,杨希勇凭借这套独创的“纯民间仲裁”模式,义务帮助农民工、职工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他的相关经验在第七届“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表彰暨“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总结会上被作为典型经验推广。

“职工维权要从源头做起”

“真正让职工摆脱权益受损的困境,职工维权要从源头做起。”杨希勇表示。

为了让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维权事项得到法律帮助,杨希勇对山东省、烟台市政府发布的件地方性法规、规章提报超万字的意见建议,从源头为职工代言发声。其中,他提出的《关于加强保护外卖员合法权益的建议》得到了烟台市公安局高度重视,为芝罘区内外卖车辆统一挂牌实名认证,解决了外卖员送餐交通安全的问题。

同时,杨希勇还利用入选国家“双千计划”挂职鲁东大学任教的机会,将农民工和职工群众请到大学讲堂,通过讲法律、讲政策、与同学们互动交流的方式,让他们在“人人讲、大家谈”的互动中,提高法律知识水平和维权意识。

多年来,在调处各种劳动纠纷的同时,杨希勇坚持带领团队深入企业、工地等基层一线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结合职工身边的实际案例,对广大职工进行民法典、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实用的法律知识宣传,目前累计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多场。

1
查看完整版本: 奔走在职工身边的工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