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建机制强阵地抓项目,烟台校地共青团共
TUhjnbcbe - 2025/6/3 13:24:00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病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

中宏网山东11月5日电为落实“全团抓学校”工作要求,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团烟台市委联合烟台各高校团委深入推进“校地共青团共建”工程,通过完善校地常态化交流机制、搭建校地有形化工作阵地、构建校地项目化工作体系等方面,运用“平台思维”凝聚、影响、服务、协调校地团组织,形成校地共青团“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切实满足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不断提高团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为实现新时代烟台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共建常态化、高效化

研究出台《烟台市校地共青团共建实施方案》和《校地共青团共建工作要点》,成立烟台市校地共青团共建领导小组。启动高校团委书记挂职团市委副书记、优秀团干部挂职团市委副部长工作机制。健全校地共青团共建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1次。从市县团委、企事业单位团委、青年社会组织三个层面与高校团组织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在组织建设、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常态化开展共建活动。

团芝罘区委

联合鲁东大学团委共建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芝罘园区,联合区委组织部、驻烟高校团委开展“百硕联百企·百计解百忧”工程、“芝罘红色先锋行——青年先锋行”公共文明服务活动,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创新“一线实验室”产学研创新项目,联合鲁东大学、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立“青企协导师联盟”,采用“高校+企业+园区”合作模式,通过“学术理论+工作实践+就业创业”一体化高端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打造“政、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试验平台。

团莱山区委

联合烟台大学、滨州医学院团委发起“青春引智”行动计划,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青年专家智力优势,组建“3+2”青年专家工作团队,组织名高校青年博士与70家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促成4所驻区高校与15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企业青年博士工作站5个,与2家企业共同申报教育部课题,聘请10名企业专家担任学校产业教授,与9家企业实现实验室共建共用共享;组织余名大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设立万元大学生奖助学金,为企业带来直接经经济效益多万元。

团牟平区委

深入开展“青春走基层”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村庄调研“三农”现状,形成了《青春走基层——百村千户大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提供重要决策参考;持续10年开展“爱在家乡”品牌活动,打造“乡约青春”“牟青助跑一次办好”“共青团助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项目10余个,组织大学生参与活动百余场次,参与大学生逾万人次;联合山东工商学院、烟台职业学院、山东中医药高专等驻烟高校,启动实施“青春引擎计划”和“青春筑桥行动”,选派6名教师团干部挂任团区委副书记、33名学生团干部挂任乡镇团委副书记和村团支部第一书记。

夯实保障支撑,实现共建有形化、阵地化

校地团组织重点从“人员、场所、经费”三个方面,为校地合作共建强化保障。去年以来,团市委联合6所驻烟高校、市属高校团委建立8个校地共青团共建工作室。由高校团委提供工作场地、配备办公设备,由校地团委联合选优配强工作室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建立健全日常管理、考核激励机制,明确职能定位、组织架构、责任分工,强化工作落实。

“创意策划”工作室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举办全市高校团干部培训班、高校辅导员精品微团课评选,在全市各高校举办主题宣讲百余场次,打造“青春·流动青年之家”,形成城市“流动的风景线”。

“新媒体运营”工作室

加强高校团属新媒体平台互通联动,筹建烟台青年融媒体中心,推出“青春,为祖国歌唱”网络拉歌、“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等系列文创产品,“青年大学习”网络答题每周每期覆盖团员青年10万余人。

“创新创业”工作室

成立烟台市青年创新创业联盟,组建由23人组成的烟台市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基地27处,推出创新创业扶持资金3.36亿元。连续举办三届烟台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定向挑战赛,来自全市各高校的近支队伍、余名学生积极参与,有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提高创新创业本领。

“公益服务”工作室

打造“爱在烟台”公益服务品牌,组建“美丽烟台”“仙境海岸”“赛会服务”“网络文明”四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发动大学生志愿者3万余名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服务、文明交通、清洁沙滩等志愿服务,在中国航天科普展、首届中日韩青年创新创业论坛等多项赛会上尽展青春风采。

青少年“红色教育”工作室

策划推出五四系列线上主题团课《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读懂“四个自信”》,承接省级少先队红色教育课题,不断提高青年学子的思想政治素质。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

组织心理专业师生组建“滨州医学院防疫心理服务队”,采取微博直播、电话咨询、线上互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机制强阵地抓项目,烟台校地共青团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