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优质企业投资选址服务目录
1、以百亿外资贺百年华诞——烟台开发区交出招商引资硬核答卷
、外资增速大幅高于全国,山东烟台等地市“高”在哪儿
3、逐梦航空航天拥抱星辰大海,航空航天产业添新翼——烟台开发区首个卫星遥感大数据项目落地
4、烟台开发区医疗正在崛起!医院的最新动态
5、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举行,已先约落地了亿元的烟台海洋牧场“百箱计划”经海渔业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蓝鲲号”高端海洋装备项目和陆基高端三文鱼工业化养殖挪威海洋牧场等高端项目
6、烟台开发区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7、烟台市共有涉及航天领域企业0家,航天产业产值约50亿元
8、国承睿富(烟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注册成立,成为落户中韩科创孵化合作基地的第14家韩国科创企业
9、烟台已累计引进韩资项目个
10、烟台高新区发布卫星及应用产业新*,最高支持1亿元!
11、招商蛇口重点片区开发改造项目签约落户烟台福山
1、福山片区迎来城市新商圈,这次福山不能被忽略
13、聚焦项目引建!福山“双城驱动”演绎经济新蝶变!
14、5个!山东发布01年度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烟台福山汽车零部件、蓬莱风电装备入选
15、烟台海阳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加速隆起
以百亿外资贺百年华诞——烟台开发区交出招商引资硬核答卷投资业达3天前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于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37年来,烟台开发区的奋斗史就是百年*史的微小缩影。近日,随着“双招双引”百日攻坚、百日百家央企大走访、龙头企业配套等多项行动集中开展,烟台开发区对外合作全面升级,外资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建区以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正式跨越亿美元大关。01年是中国共产*成立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奔赴建区40周年阶段目标征程中,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迈上亿美元新台阶,这来之不易的亮眼成绩,显得意义格外重大。百亿外资背后,得益于矢志不渝、坚持产业立区的发展思路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也见证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制造业作为烟台开发区的立区之本,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向高图强的发展之路。正是因为坚持产业立区,开发区产业高点起步、多点开花,创造了从盐碱荒滩蝶变烟台市现代化滨海新区的奇迹。建区以来,开发区紧扣全市布局,立足产业高端,坚持不懈抓招商、抓实体、抓转型,打造最优产业、最全门类,高度集聚产业链供应链,产业发展充盈,经济避虚就实,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持续升级,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两大优势产业强势崛起,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潜力产业增容扩规的发展格局。00年,制造业GDP占比近60%,制造业外资占比41%。01年上半年,先后引进了华新丽华新材料智能化深加工、万华海水淡化、香港万顺新材料等过亿美元或10亿元项目1个、三类强投资项目15个。目前区内已汇聚工业企业3多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家、产值过百亿6家、过十亿34家、上市企业11家,新兴产业占比达到40%,在全省个重点园区亩均效益和综合发展考评中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在全国30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名列第八,在全球产业链跨国布局中,也拼抢出了一席之地。百亿外资背后,得益于牢记使命、坚持对外合作的开放思路
弹指一挥间,沧海变桑田。烟台开发区乘着对外开放大潮而生,靠着海纳百川的胸怀,持续扩大开放、汇聚包容发展壮大,在发展的航线上乘风破浪,使“开发区大有希望”熠熠生辉。年,开发区引进了全省首家世界强公司德国汉高,自此拉开了与世界强共谋合作、共享发展的序幕。青睐于开发区重大战略机遇叠加互促、现代产业蓬勃发展、创新活力奔涌聚集,通用东岳、富士康、现代汽车、丰田织机、电装、乐金等强企业纷至沓来,落户世界强投资项目达16个,跑出了平均每年落户约4个的开发区速度。在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发展新格局过程中,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就没有今天开发区的跨越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有韩国、英国、日本、美国、新加坡、德国等5个国家和地区入区投资,落户外资项目多个,占全市近/5。其中日资企业家,韩资企业余家,外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区65%,税收贡献占全区近1/3。百亿外资背后,得益于不忘初心、坚持改革引领的创新思路引进全国首个RCEP产业合作发展中心。抢抓RCEP即将生效重大历史机遇,通过定期举办高层次经贸论坛、产业合作交流会、投资贸易博览会等重大国际活动,提升开发区产业国际合作水平,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引进全国首家8K超高清产业研究院。深度融合中日优势资源,打造中日合作范本项目,通过技术引进、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等手段,打造8K+5G产业的全新生态,缔造出开发区超高清产业发展城市新名片。引进全省首家混合所有制招商公司。借助国有招商发展公司平台,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国资招商平台混改,通过实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招聘、市场化薪酬,充分凝聚改革合力,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引进全省首个中韩国家级科技共建孵化合作基地。通过打造中韩经贸合作前沿阵地、韩资企业创新孵化基地和区域经济升级发展的加速器,助力中韩经济和高端产业合作。目前已引进韩国科创企业14家,涵盖多重净化过滤、航拍成像、碳纤维循环利用等高端领域。引进全省首批日韩新经济新业态。高水平打造中日、中韩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营造具有国际化特征营商环境。引进省内首个韩资旅行社、首家韩资律所、首座日资教育培训机构,国际合作影响和流量同步增强。高标准打造日本、韩国风情街,持续丰富类国外生活元素。引进全市首支QFLP境外募资出资基金。通过并购海外上市公司返投大陆的新模式,招引符合开发区发展的高端科技类项目,为全市招商引资开拓了新思路。同时,与智路资本等投资方达成QFLP基金合作意向,开辟出QFLP境外募资出资新渠道。愈难愈进,逆流而上,正是改革者的品格。烟台开发区作为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始终铭记因改革开放而生、而兴、而强,“敢闯敢试,勇争第一”的基因早已融入开发区人的血脉之中。招商引资作为园区立足与发展的生命线,从组建专业队伍招商到实施全员招商,从鼓励社会化招商到国资平台混改招商,每次体制机制改革都是招商思路的积极转变、招商方法的大胆创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烟台开发区厉兵秣马、蓄势待发
以更大的力度招引未来产业。瞄准8K超高清产业,发挥夏普8K超高清研究院顶端优势,加强与华为等5G龙头企业对接,加速构建“8K+5G+AIoT”全产品生态链;瞄准现代海洋产业,以哈工程研究生院、烟台大学科教园区重点院校为引领,系统布局海工装备、海洋生物、海洋旅游等特色产业;瞄准氢能产业,发挥中节能万润、龙源技术等企业引领优势,整合万华氢气资源、冰轮氢能研究院等优势,系统招引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前瞻性产业项目,打造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产业园;瞄准航空航天产业,利用烟台东方航天港载体资源,加快推进卫星、直升机等重点项目,系统布局卫星数据应用产业。以更大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与日本等国外平台机构对接,积极导入国际优质资源,探索外资公司参与招商混改,延伸招商触角,拓宽引资维度;提速日本中小企业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对接日本环球技术资源翰林院企业资源,承接日本高新技术转移,打造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谋划中韩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提档升级,为打造韩国元素更加鲜明的中韩烟台产业园提供空间支撑;用好用足用活综保区1条硬核举措,培育跨境电商、租赁贸易等新兴业态,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化海关特殊监管区。
以更大的力度聚焦链式发展。借助龙头企业配套行动,扎实开展精准招商,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本地配套体系,壮大优势产业“朋友圈”。依托艾睿光电,摸排产业链缺失环节,打造从芯片、探测器、机芯到整机系统的红外光电产业园;依托烟台智能制造产业联盟,聚集整合智能制造软硬件资源,促进先进制造企业迅速集聚,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依托万华化学,围绕百万吨乙烯项目,完善万华烟台工业园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形成国内最高水平的乙烯产业链,打造千亿级化工园区。东风浩荡大潮涌,海阔帆直再出发。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烟台开发区将以百亿美元外资献礼中国共产*成立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发挥自贸先行先试优势,持续践行“产业立区、改革强区、开放兴区”理念,全力打造开放程度更高、发展质效更好、创新活力更强、营商环境更优的现代化滨海新区,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中持续走在前列,为烟台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做出更大贡献。外资增速大幅高于全国,山东“高”在哪儿选择山东今天
省商务厅近日发布统计数据:1-5月,山东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家,同比增长31.5%;实际使用外资83.亿美元,同比增长70.7%,高于全国30.9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国利用外资前六大省市第一,较年1-5月增长7.3%。
去年以来,山东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吸收外资数量进入快速上涨通道,今年一季度、4月、5月连续蝉联全国利用外资前六大省市第一。前5个月的优异成绩是之前良好态势的延续,其中有两个亮点值得我们
7月9日,“第三次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在*海东西两岸的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以下简称烟台片区)和韩国仁川同步进行,现场双方共放流绿鳍马面鲀、许氏平鲉、黑鲷等鱼苗万尾。
作为国内外公认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此次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以加深中韩海洋渔业领域合作为重要支点,是加强*海区域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维护共同海域生态友好的重要举措。
“烟台片区挂牌以来,在中韩海洋种业双边合作机制下促成多个产业深化合作机会,中韩海洋种业技术交流和产业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尤其是海洋种苗贸易实现大发展。”烟台开发区海洋经济发展局*委书记、局长常胜*介绍,烟台片区毗邻*渤海,与韩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下步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地域优势,深入开展对韩“双招双引”活动。
立足海洋特色,专注创新发展。近年来,烟台片区深耕蓝色沃土,围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依托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破旧局、趟新路。
近日,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名单揭晓,烟台片区“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案例脱颖而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最佳实践案例”,为全国各地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烟台方案。该案例通过“*企社科”四方联动增殖放流新模式,构筑起海洋生态“大养护”格局,为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深耕蓝色牧场奠定良好基础。
“我们希望通过注入更多的创新基因,以此获得激活海洋经济发展的密码。”常胜*介绍,农业生产中,种业就是整个环节的“芯片”,同样“育苗”就是打开海洋宝库的秘匙。为此,烟台片区在全国率先建设“现代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筹建了“中国北繁基地”,形成与“南繁基地”南北协同的战略布局。建成安源种业、宗哲科技等两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成立全国首家海洋知识产权中心,在全国率先探索推动“水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
据了解,着眼于高层次经略海洋,烟台片区规划建设了总面积8.4平方公里的烟台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意在打造全国首家以蓝色种业为特色、以海洋科创为引擎、以现代海洋产业为方向的国家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前,已经构建起了“总部基地+孵化加速器+专业园区”的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模式,建成烟台首家3.7万平米的海洋项目孵化加速器。先后签约落地了亿元的烟台海洋牧场“百箱计划”经海渔业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蓝鲲号”高端海洋装备项目和陆基高端三文鱼工业化养殖挪威海洋牧场等高端项目。
选调生
发布时间:07-:18陕西青年创业促进中心官方帐号,文化领域创作者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资讯
大小资讯客户端7月8日讯(YMG全媒体高玮刘洁马双*胡珂铭王聪王大强摄影报道)作为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烟台开发区自诞生之日起就自带“开放”“创新”属性。借势开放大潮,先行先试发展模式引领下,烟台开发区成为烟台县域经济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迈入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型。叠加自贸区这一国家战略,烟台开发区对“创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创新”不拘于科技创新、人才支撑,还有理念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
新发展格局下,烟台开发区对标苏州工业园、昆山开发区,发起“三年大攻坚”,将开放优势与创新驱动实践有机结合,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力求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继续领跑。
6月16日,烟台日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走进烟台开发区,探寻这片区域以全新思维和视野布局产业的决心与行动。
产业创新“链”上发力
锻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6月16日,采访团走进位于天津北路的山东宝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车基地项目现场,施工人员加快速度平整土地,全力抢赶工期,力争明年底建成投产。6月4日,山东宝雅·一汽吉林汽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FB77首台模拟样车惊艳亮相,迈出了宝雅“扎根”烟台开发区的关键一步。
这一项目的落地对烟台开发区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昭示着烟台汽车产业阔步驶入新能源赛道。
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生产线上一片繁忙。
“项目总投资亿元,分两期建设,总建设周期是18个月,主要建设冲、焊、涂、总、PACK五大工艺车间,规划年产能10万辆新能源汽车。”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向银介绍说。
与新能源汽车同频共振的,是传统汽车领域的大动作。几天前,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生产的别克昂科威Plus发布上市,这是继此前别克昂科威S及昂科威S艾维亚面市后,“烟台造”汽车的再一次全新出发。
不只是这两大“巨头”,烟台开发区内集聚了延锋伟世通、浦项、电装、福耀等世界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拥有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体冲压件、内外饰件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形成了一个千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这是烟台开发区抢先布局全产业链所结的硕果:业已形成上汽通用和一汽宝雅双擎驱动、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齐头并进的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
这一产业发展路径,正是烟台开发区在“链”上做文章,延伸产业链条,创新升级全产业链的生动实践。
“作为国家级经开区,烟台开发区通过引进大外资形成产业链而发展起来,如今,面对新发展形势与挑战,要主动对标昆山、苏州,坚持创新驱动,在细分链条上做精、做强、做高。”烟台开发区经发科创局局长姚光磊受访时表示。
路径明确,行动铿锵。眼下,烟台开发区正在全域范围内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
以往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和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两大优势产业,晋级为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产业集群,产业链也从点链向圈群突破。
如此布局背后,是烟台开发区产业创新发展的深度逻辑:实现产业升级,不仅要招大引强,更要向内挖潜,横向链接,建构产业配套链条,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展链,深挖产业链内生动力。
这一逻辑指引下,一场关于“链”的升级行动在全区纵深展开:以万华为代表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向世界级目标迈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5个产业集群全力奔向国家级,倾情培育新消费电子、汽车制造、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机械装备、电子显示、微纳半导体等10条产业链,多产多链协同发展优势全面形成。
一个更宏伟的蓝图也正在这些行动中变得愈加明晰:到03年,在工业体量上再造一个开发区,实现经济总量跨过两千亿大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00亿元。
要素创新集聚资源
打造高质量发展创新策源地
16日下午,采访团驱车走进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内的烟大科教园区项目现场,入耳的是30多台打桩机此起彼伏的轰鸣声,眼前是多名工人忙碌的身影,扑面而来的是澎湃发展的热浪。
作为八角湾中央创新区重点引进的载体平台,烟大科教园区以烟台大学本部为依托,围绕烟台开发区产业格局,布局化学化工、生物食品、(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海洋科学、机械工程等学科群,是烟台开发区加强学科与城市发展需求契合度,共谋产教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承载着“创新”的使命,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已经成为“创新要素”的集合地,先后有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华为(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投用,有9个项目在建,还有众多项目在谈。
“八角湾中央创新区跳出了传统的产业梯度转移发展思维定势,不再是简单地承接产业溢出,而是更多地承接创新要素溢出,旨在为区域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要素支撑。”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副主任江荣介绍说。
瞄准创新驱动,烟台开发区正按照“++6”的布局,加速科技要素与创新要素的集聚——
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和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是两个以“创新”为主题打造的板块。其中,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旨在推动海洋产业创新发展,已有中科院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自贸区烟台片区海洋经济创新中心、中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等项目入住孵化。
两条“大走廊”已拔地而起。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是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的关键组成部分,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聚集了万华化学全球创新中心、现代汽车(中国)研发中心、张裕国家级葡萄酒研发中心三大具有全球、全国行业领*实力与创新影响力的研发机构,以及夏普8K超清研究院、明石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清科嘉机器人研究院等一批科研平台。
“科创平台六大体系”正在从愿景变为现实。烟台开发区紧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构建大实验室平台、关键共性技术和转化平台、企业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平台、国际科创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六大体系,推动*产学研金服用要素精准配置,实现区域发展由开放引领向创新开放引领迈进。
“未来5年,我们将建成1个山东省实验室、50个技术引领型产业研究院、个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平台、0个科技孵化载体、0个国际科创平台和海外研发中心、个科技服务机构。”姚光磊表示。
立足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极点先锋企业培育行动早已启动:
以年度产值0万元为基准,建立高成长创新型“塔基企业”培育库,按照“塔基企业—极点企业—尖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力争三年培育制造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独角兽、单项冠*等极点尖峰企业家。
实施制造业“尖峰行动”,培育壮大一批综合实力强、具有行业领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头部企业”和上市企业。
一个动力十足的创新策源地,正加速形成。
机制创新招大引优
构建环境最优投资高地
上海、北京、粤港澳大湾区……最近一段时间,烟台开发区的招商干部都很忙。
自6月1日起,烟台开发区利用天时间,开展“百日百家”央企集中大走访行动。
“‘双招双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苏州经验’‘昆山之路’‘合肥模式’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不懈抓招引,才能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烟台开发区招商局的鞠锦源说。
了解到,在此次活动中,烟台开发区区级领导带头领任务,牵头成立13个走访对接小组,聚焦大型央企、地方国企,全面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统导入央企项目、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打造央企合作新高地。
“烟台开发区的发展得益于大开放,在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下,要继续‘领跑’,必须在招引过程中聚焦产业,创新形式与机制。”鞠锦源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烟台开发区都秉持“不服输、敢于拼抢、敢于叫板”的精神,抓住国家经济总量扩张机遇,全力招大引强。截至去年底,累计引进重大项目近个,落户世界强项目达15个,吸收利用外资近百亿美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能级、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力支撑。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在烟台开发区安放梦想,优质的营商环境也是“硬支撑”。
外商投资愈发便利、“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减税降费落实落细……叠加自贸区这一国家战略的烟台开发区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按下“快进键”。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企业开办领域推出了中日韩投资便利化“跨国办”新模式,极大缩短了到片区注册登记企业的时间,降低了跨境投资片区的成本和风险。截至目前,已通过“跨国审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个,涵盖韩国、日本、匈牙利等9个国家。
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先后推出15项“首”字号制度创新,倾力打造高度便利化的“企业开办系统”,企业开办平均用时仅为1/4个工作日,审批效能、便利化程度步入全国最优行列。
削减行*审批事项,全面优化*务服务。完善拓展“金牌保姆式”服务内涵,打好“提前辅导”“告知承诺”“容缺办理”“代办帮办”和“有需必办”组合拳,自贸区烟台片区88%可比事项达到全国最快水平……
一组数据成为烟台开发区最优投资高地的最有力证明: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已达户,今年以来,新注册市场主体户,平均每天新增近9户。
再出发,烟台开发区正以敢拼敢闯敢担当的劲头奋勇向前,毫不迟疑地当好开路者、先行者、领跑者。
烟台市共有涉及航天领域企业0家,航天产业产值约50亿元壹点经济
发布时间:07-:06齐鲁壹点财经频道官方帐号,本地资讯创作者
投资业达前天
近日,国承睿富(烟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区注册成立,成为落户中韩科创孵化合作基地的第14家韩国科创企业。该公司由韩国国承睿富(株)出资成立,主要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物联网技术研发、软件服务外包等业务。投资方国承睿富(株)是一家专门研究开发电脑编程教育软件的韩国优秀企业,成立至今,已与“越南青年共产*联盟”“日本CGAcademy”等多家海外知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研发的隐喻式编程培训软件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烟台公司将以中国消费者学习习惯为基础,进一步优化自身培训软件,向中国广大消费群体提供更加简单、快捷的编程培训体验。“双招双引”百日攻坚期间,烟台开发区持续打响园区建设攻坚战。今年5月,联合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韩国技术风投财团举办“RCEP中韩国际交流合作研讨会”,向韩国科创企业推介中韩产业园投资环境。会后,抢抓机遇,提供一站式服务,仅1个多月时间就推动3家韩国科创企业落户。中韩科创孵化合作基地是山东省首个中韩国家级科技共建项目,搭建了中韩两国间科技交流、成果转让、合作研发新平台,已有得路秘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佳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韩国科创企业入驻基地,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多重净化过滤、航拍成像、碳纤维循环利用、交通事故自动报警、宠物食品开发、物联网技术研发等。烟台已累计引进韩资项目个国合招商圈3天前
今天上午,第三次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开发区天马栈桥举行,中方和韩方的与会人员将在本次活动中分别在天马栈桥北首“海洋之心”、仁川前海,进行鱼苗放流活动。
韩国海水部国立水产科学院沿近海资源处处长任洋宰汇报韩方工作情况。韩国是烟台第一大外资来源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市累计引进韩资项目个,实际使用韩资63亿美元,均约占山东省的1/6,现代汽车、希杰、SK、LG、斗山等一批韩国世界强、跨国公司先后入驻烟台。00年全市完成对韩进出口57.9亿美元,约占山东省对韩进出口的1/5;实际使用韩资1.亿美元,占山东省的1/7,总量全省第一。创新推出“两国双园”模式,出台《关于支持中韩(烟台)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策措施》,实施《服务外籍人士及外资企业八条措施》。推出“跨国审批”“跨国包机”“测试用车辆跨国研发”等系列创新举措,引进全国首个中韩国家级科技共建项目等一批全国“首”字项目,搭建起中韩(烟台)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等六大对韩交流合作平台,落户年产新能源电机98万台套的LG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子生产基地、SK集团部分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全球唯一生产基地。
烟台高新区发布卫星及应用产业新*,最高支持1亿元!烟台高新昨天
近日,烟台高新区对外发布《烟台高新区关于加快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策》(以下简称“若干*策”),加快构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卫星+”创新生态,高效高质高能推动烟台高新区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
此次出台的“若干*策”着眼于“大”、“新”、“强”、“实”、“全”五点特色,从构建卫星产业生态、拓展卫星应用场景、强化公共平台建设、完善保障机制等四大方面推出14条力度超出预期,比肩全国一流的“硬核”创新举措,涵盖了卫星全产业链条内容,助力烟台高新区卫星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打造国内卫星及应用产业创新高地。
对在烟台高新区新注册的卫星及应用行业企业,估值超过10亿元的,通过“股权+债权”方式实施投资,其中债权部分给予不低于0万元扶持并享受贴息*策。联合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及知名投资机构,引导卫星及应用头部企业、专业机构设立卫星及应用产业基金,在原有*策基础上适当放宽*府平台公司投资基金出资比例,*府平台出资额最高1亿元。
鼓励商业航天市场主体来烟台高新区投资“通导遥”整星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和生产,对新注册或新上技改的航天产业重点投资项目,生产性设备投入0万元(含)以上的,在项目建设有效期内按照不超过生产性设备总投入的40%,给予最高0万元补助。单个项目建设有效期不超过3年。
鼓励卫星应用核心产品、卫星数据接收终端、北斗导航仪、遥感制图设备以及图像数据处理、应用软件等卫星应用终端产品和空间技术的成果转化和生产推广,支持企业面向细分应用场景开展高端卫星数据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应用。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入的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1万元。对于在烟台高新区研制的卫星给予相应的发射保险补贴。
围绕卫星应用产业生态,搭建满足空间基础设施、卫星地面系统及卫星终端产品要求的技术测试认证、真实性检验与仿真实验、空间环境建模、网络数据和信息安全评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入的4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0万元。
对部分具有集聚效应和引领作用的重大新建卫星及应用类企业,在享受本*策其他条款的基础上,自企业投产之日起,前三年按照企业对烟台高新区实际财*贡献的%给予资金扶持,后两年按照企业对烟台高新区实际财*贡献的50%给予资金扶持。
此外,“若干*策”还明确了卫星及应用产业各层面全产业链扶持;创新了财*支持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产业创新和发展,突出了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和卫星应用的融合发展。
开放发展出新*,确立目标再攀高。烟台高新区将以*策发布为契机,继续加大航空航天产业扶持力度,提高行*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卫星全产业链建设,完善航天卫星产业链垂直生态体系,打造具有高新特色、具有影响力的卫星产业发展高地。
招商蛇口重点片区开发改造项目签约落户福山福在福山3天前
7月7日上午,招商蛇口重点片区开发改造项目签约仪式在福山宾馆举行。烟台市副市长李波,区领导李金涛、宋*委、王福颖、王理想,招商蛇口华中区域总经理金桥等一行出席签约仪式。宋*委同志主持并致辞,王福颖同志代表福山区*府与项目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
近年来,福山区深入实施“双城驱动”、老城更新和城乡统筹三大战略,加快推进夹河新城、智造芯城和中心城区“三大区域”建设,加速提升城市品质能效。在老城更新方面,策划推出了棚改、路网、高铁小镇、老旧小区改造、小福山公园、清洋西板块等6大项目包,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本次签约的小福山片区是福山历史文化的起点,承载着福山厚重的文化历史和人民群众特殊的感情寄托,通过与招商蛇口公司合作,高标准建设集小福山公园、风情商业街、文化艺术中心、高端酒店、高档住宅为一体的城市新商圈,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老城区面貌、释放发展空间、拉动城市能级跃升、改善群众生活,打造福山区乃至烟台市的新地标、新亮点。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招商蛇口”)创立于年的深圳蛇口片区,是世界强、大型央企招商局集团旗下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板块的旗舰企业。招商蛇口聚合了原招商地产和蛇口工业区两大平台的独特优势,聚焦园区开发与运营、社区开发与运营、邮轮产业建设与运营三大业务板块,从城市功能升级、生产方式升级、生活方式升级三个角度入手,为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配套提供多元化的、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与服务,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城市和园区综合开发运营服务商”。截至00年1月,招商蛇口总资产规模达到.6亿元,业务覆盖全球个城市和地区,开发精品项目超60个,服务客户超千万人。
福山片区迎来城市新商圈,这次福山不能被忽略烟台新楼市烟台新楼市今天
收录于话题
#城市更新58
#配套68
福山迎来城市级商圈项目!
7月7日,招商蛇口重点片区开发改造项目签约仪式在福山宾馆举行。
本次签约的小福山片区,未来将高标准建设集小福山公园、风情商业街、文化艺术中心、高端酒店、高档住宅为一体的城市新商圈。
项目位于聚福路上,对福山核心向西延伸有着重要意义。
核心区虽然发展年限较长,可利用地块不多,但却汇聚了最优资源。
城市新商圈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提升老城区面貌,释放核心发展空间,更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丰富区域的多功能性。
福山需要这样一处文旅地标来激发核心优势……
福山核心迎来新发展
00年,福山拉开“三大板块”新格局。
北部智造芯城、中部老城生活区、南部夹河新城,三大板块定位布局,助力区域经实现“新常态”下的新转型、新跨越。
智造芯城以产业发展为主,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目前正全力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39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立足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生态环保两大新兴产业。
南部夹河新城以生态居住样本。
目前,冰上运动综合体、医院、中传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东方剑桥烟台教育园、烟台乐天养老中心等项目相继进入建设阶段。
懿荣中学,冰上运动综合体配套学校即将投入使用,进一步助力了板块发展。
随着南北两大板块进入平稳发展,中部核心板块也开始行动了。
福山核心区作为老城区,急需改变核心面貌。
据了解,在老城更新方面,福山策划推出了棚改、路网、高铁小镇、老旧小区改造、小福山公园、清洋西板块等6大项目包。
本次招商签约合作的就是小福山板块,包含小福山公园、风情商业街、文化艺术中心、高端酒店、高档住宅等。
其中,小福山公园在年就公布了相关消息:
规划范围为汇福街以南,城西村以北,西起聚福路,东至西山路,总面积13.9万平方米。
公园作为城市的多功能项目,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更可以丰富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
而目前,福山共有河滨公园、银月广场、健身公园、河滨公园、青龙山公园等9个公园广场,但是大多分布在城区的东部区域。
随着城区西部和北部的居住人口逐渐增多,对公园、广场的需求也不断加大。
因此大家非常期待小福山公园的建设。
而本次由招商来打造,更是激发了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