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无需出小区,
花8元左右就能在市民社区食堂里
吃上一顿荤素搭配、健康放心的美食。
失能半失能或临时有特殊需求的老人,
还能享受食堂提供的免费送餐服务。
莱山区迟家市民社区食堂
这样的“民生小幸福”,
每天都在山东烟台上演着。
老人们在迟家市民社区食堂取餐
“养老”就在家门口,老人舒心儿女放心
社区食堂丰富的菜品
81岁的迟兴林老人是烟台市莱山区迟家市民社区食堂的“常客”,从6月6日社区食堂开业那天起,他几乎每顿午饭都来这儿吃。9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迟家市民社区食堂时,迟兴林刚取完餐,餐盘中有黄瓜炒肉、冬瓜炒海米、西红柿炒鸡蛋,色香味俱全。“以前在家就凑合一顿,上顿吃不完下顿热热吃。现在每顿饭有菜有肉还新鲜,老了享上福了。”迟兴林对社区食堂的饭菜赞不绝口。
市民社区食堂为有特殊需求的老人“送餐上门”
这边老人陆续落座吃饭,另一边社区食堂工作人员王言芳打包好一份饭菜就要出门,记者一问才得知,82岁老人孙淑芝今天身体稍有不适,食堂这是为老人“送餐上门”。敲开房门,王言芳一边熟络地与老人唠着家常,一边利落地将饭菜摆上桌。“这哪是小事啊,这在我们百姓心里就是大好事,说明政府心里装着我们老百姓啊!”孙淑芝说道。
市民社区食堂内设有敬老专座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让不少老人竖大拇指的社区食堂是由烟台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面向社区居民,以服务老年人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孤寡、独居、空巢等老年人为重点,与餐饮企业合作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吸纳社区居民就业,为老年人就近提供优质、价廉、卫生、便利的餐饮服务。社区老年人到食堂就餐,花8元左右就能吃上一顿营养美味的饭菜。
政府力推,市民社区食堂数量“拔节”式增长
近3个月来,烟台市民社区食堂数量成“拔节”式增长,在全市多个县市区全面“开花”。一个接一个的市民社区食堂陆续开到老百姓身边来,也开到了百姓的“心坎上”,让百姓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芝罘区翡翠社区市民社区食堂
龙口长者食堂(市民社区食堂)
记者从烟台市民政局了解到,自6月6日第一家市民社区食堂在莱山区迟家社区开张营业以来,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蓬莱市、龙口市、莱州市、长岛县已有20多家市民社区食堂陆续向市民百姓开放。其中,中心城区已开放10家,预计年内,烟台六区的市民社区食堂数量将达到50家。
莱州市民社区食堂
7月6日,龙口首家长者食堂(市民社区食堂)在龙港街道投入运营,此后拓展至财源社区、南山康养中心等5个社区。莱州目前同样有5家社区食堂投入运营,计划年底前达到15家。
蓬莱市民社区食堂里老人在取餐
牟平市民社区食堂
在蓬莱登州街道海景苑社区的市民社区食堂记者看到,还没到中午11:30开餐时间,食堂里已有不少老年人在等候。牟平区文化街道文兴路社区的市民社区食堂也是同样一番“热闹”,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食堂开起来的这几个月,受到了周边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热烈欢迎。”
老人在龙口市民社区食堂用餐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民社区食堂“快马加鞭”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年初烟台市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大力举办社区食堂,更加便捷地服务广大市民”。此后,在市政府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