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济南烟台,山东坐拥3大城市,为何省会偏偏选择了济南?有些人认为,合肥、郑州、武汉、成都在各自省内,有着离开它们没有别的城市可以代替的位置。山东嘛,好像把济南的行政资源、医疗资源还有高校等随便放到山东哪一个经济大市,都不见得会比济南逊色多少。
济南山东可以发展核心城市,但要挑出一个最合适的城市,不然其它城市的资源发挥不到最大化。医院行政等高端资源,GDP却连烟台都比不过(合并了莱芜才超过),纵然没有经济政策,事实上省会选择的是最能利用好山东省资源的城市,济南要是一个潜力股,用现有的资源就应该发展好,而不是在全国所有省会中首位度屈居末位。
此种观点似是而非,想当然的认为其它地市假如是省会,那济南现有资源自然而然就原封不动转移到它们身上,却忽略了城市和资源相辅相成的作用。国内几个典型的双核强省,广东,浙江,江苏、辽宁,无一例外省会近现代均有较高的历史地位,而且在交通方面也有一定的辐射力。
济南头衔不少,除了省会,副省级,还是原济南军区现在北部战区陆军驻地,济南铁路局所在地。确定副省级城市的时候济南不说很强,但是在当时完全匹配得上副省级这个头衔。
而谈到铁路局,就得说下山东的交通。山东的地理结构,中间是山地,除非特殊的用途或者弥补路网布局,否则不可能穿山而过,所以山东的过境交通只能从东部沿海或者鲁中山地西侧。对于铁路,济南的大铁基本就是津浦铁路(京沪)和胶济铁路,这个是清末民国时候就有的,原因就是济南的地缘优势。
可见,济南之所以有铁路局,是因为它的铁路枢纽地位,假如济南不是省会,肯定不会有济南铁路局的存在,那山东只能是被上局,京局和郑局管辖。高速,国高网就是京台,京沪,济广,青银,能让这些国高干线同时经过,也只有济南了。而高铁有京沪,济青,石济客专和郑济,京沪和济青不必说,延续了之前的大铁,后2个有济南是省会的原因在里面。
济南还有医疗,济南的2个医院齐鲁和省立,于建国之前就在济南了,源自于济南当时的地位,即使到现在这2所医院在济南发展得也很强,医院甚至能排全国前20,对于济南这种城市已经是极限了,甚至强于南京。假如建国后省会改到其它地市,把这2所医院迁建,大概率是不会有现在地位的,不是因为省会就能赋予实力,特别是医疗方面。
再说烟台,烟台从地理位置讲做省会基本不可能,烟台市经济挺强,基本和济南持平。但烟台是县域经济,GDP是靠龙口招远等县级市撑起来的,烟台市区实力较弱,我们要明白,科教文卫等软实力全靠市区支撑,强行把省会迁到烟台的后果是,烟台的经济肯定强于现在,但科教文卫交通远远落后于现在的济南,结果就是山东中西部众多人口会被北京天津、远期还可能被郑州吸走!
至于青岛,假如青岛不是计划单列市,省会迁到青岛,如果能把青岛打造成类似于宁杭一般的城市,即使山东省会偏于一侧也能保持对中西部足够的吸引力,当然这也是一种尝试,我们无法预测结果,对于现在的山东来说,也没必要对假设做过多揣测,没意义。
在这个时代,提高省会首位度是必须要做的事,山东只有把省会做大做强才有机会吸引人才,山东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了,省内三核,应该对比江苏三核的地位分配,青岛对标苏州,济南对标南京,烟台对标无锡,三个城市之间不能互相掣肘。
济南青岛一种类型,济南加把劲,山东争取做到两个万亿级别的城市。对烟台来说,资源可能有限,没办法过分倾斜,但至少要确保不限制它的发展。整个方向最难的一环确实在济南,对于济南来说没必要和省内兄弟城市作口舌之争,做出成绩了,自然舆论风向就变了。济南要拿出省会老大哥的担当,说到底,打铁还需自身硬!
济南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