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在主动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展现应急力量
TUhjnbcbe - 2025/2/24 17:57:00
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zhiliao/

在主动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展现应急力量

——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全力保障复工复产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范荣义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3月20日,我国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近一段时间,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各地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重大考验,人们如同经历了一个异常漫长的冬天。如今,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新的阶段。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产业和经济发展回升。

在这场大战大考面前,全国应急管理系统认真履行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坚持疫情防控和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相结合,积极创造条件,统筹推进和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努力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应急管理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打好主动仗凝聚精气神

2月26日,应急管理部制定出台统筹推进企业安全防范和复工复产八项措施,要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主动服务大局、保障大局,强化安全风险研判,创新安全监管方式,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支持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为做好复工复产安全保障工作,应急管理部从今年春节期间就开始发挥职能作用,谋篇布局,统筹调度,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细化要求。

早在1月24日应急管理部召开的春节安全防范工作视频调度会上,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就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春节期间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和风险隐患排查,尤其是要加强对加紧生产口罩、防护服、消毒用品等生产企业的服务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春节期间的1月26日、27日、28日、29日、30日,黄明连续5天主持召开应急管理系统视频调度会。这几次视频调度会均提到如何做好复工复产安全保障工作,并不断细化要求——

26日召开的会议提出,要主动谋划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加强复工复产安全监管等工作。27日召开的会议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28日召开的会议要求提前安排部署节后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管理,同时明确提出“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具备复工复产条件的,坚决不予复产”。29日召开的会议明确提出,对高危行业领域企业的复工复产“精准实施安全监管”。30日召开的会议,针对复工复产企业强调要“防范仓促开工、突击生产等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往年元宵节前后,是各地复工复产的高峰期。2月8日,年元宵节这天,黄明主持召开应急管理系统视频调度会。会议明确提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对复工复产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突出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同时提出“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进一步改进监管方式。

在此期间召开的应急管理部党组会议从不同角度对应急管理干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1月31日召开的应急管理部党组会议强调,应急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尤其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从践行党的宗旨的政治高度、以守初心担使命的政治自觉、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来认识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明确“执法+服务”工作思路。2月3日召开的应急管理部党组会议提出“在执法中提供服务,在服务中加强警示教育”的要求。2月13日召开的应急管理部党组会议强调,要主动服务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2月20日和24日召开的应急管理部党组会议进一步提出,要为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提供安全指导服务,调整简化安全许可办理,建立安全监管人员分片包保责任制和企业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3月5日召开的应急管理部党组会议明确提出,精准研判、精准施策、精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超前谋划,下好先手棋。2月4日召开的应急管理部党组会议提出,受疫情冲击影响,一些企业超能力生产、一些企业多岗位人员不到位,各种安全隐患增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要认真研究、超前谋划,创新安全监管,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2月10日召开的应急管理部党组会议强调,要积极主动热情服务各类生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以安全服务发展、保障发展、促进发展,重申“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不予复产”。

与此同时,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多次联合下发通知,加强对各地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的安排和部署。

1月28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当前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加班加点生产疫情防控物资的企业和仓储物流企业提供具体安全指导,强调“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具备复工复产条件的,坚决不予复产”。2月1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再次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提出“分区分类实行差异化复工复产”,即以县域为单元,确定不同县域防控风险等级,分区分类实行差异化复工复产。

福建泉州“3·7”坍塌事故的发生表明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此,3月9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的进一步加强当前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强调,要深刻吸取教训,在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中,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精准执法、精准服务上下更大功夫,坚持正向激励和负向惩戒相结合,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在此期间,应急管理部在全国成立了多个针对疫情防控重点单位的安全服务组。截至3月10日,这些安全服务组共对全国医院、多家集中收治隔离场所和多家口罩、防护服、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生产和储运的企业开展安全指导服务,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工作。此外,应急管理部还组织了2万多个、17.2万人次参加的安全指导组,紧盯危化品、煤矿、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领域,检查指导了22.3万家企业,整改了16.8万处问题隐患,累计开展应急处置6.5万次。

各地立足实际不畏艰险勇向前——

全力守底线

服务求精准

应急管理部推出统筹推进企业安全防范和复工复产八项措施之后,各地对标对表,推出复工复产措施“本地版”。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印发了《深化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十条举措》;海南省安委办、省应急管理厅下发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七条措施;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安全生产“十六条”检查指南;河南省漯河市应急管理局公布了服务企业六项承诺……

在此之前,各地应急管理部门也根据应急管理部的要求,结合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及工作特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在各种困难叠加的背景下,积极创造条件,统筹推进和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服务”成为各地推动复工复产的高频词。各地应急管理部门推出的服务项目丰富多样,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队、福建省安委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服务“小分队”、贵州省贵阳市应急管理局成立应急安全服务队,主动上门为企业送服务。各地还开展各种特色的驻企帮扶。浙江省应急管理厅选派精干力量担任驻企服务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应急管理局确定安全服务联络员,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应急管理局动员组织安全特派员,安徽省肥西县应急管理局开展安全生产专员派驻活动,针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及时指派专家帮助解决。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派出工作组赴各地开展暗访调研,了解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复工复产突出问题和困难。海南省应急管理厅跟踪重点项目,积极为项目复工复产提供贴心服务。针对危化品企业,浙江省还提出所有县级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电话提醒辖区内所有危化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

借助专家、中介机构力量,给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河南省应急管理厅组织专家服务组分赴各地加强安全防控;青海省西宁市应急管理局抽调专家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服务站”为全市企业服务;山东省烟台市应急管理局选配专家组成了线上帮扶智囊团,建立“三秒钟到现场、一分钟面对面”专家线上帮扶机制;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应急办与清平镇商会、玻璃协会三方联动,分类指导。

不同企业的安全复工复产条件、环境要求不同,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加强风险研判,分类施策。浙江省要求各地在对复工复产企业名单进行确认时,务必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到位作为“风险受控、一企一策、属地确认”的必要条件;江苏省南京市应急管理局依托城市风险(源)普查辨识和信息化系统,精准研判企业风险;黑龙江省大庆市应急管理局对市工信局每日转报的企业开复工生产情况进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风险研判。为进一步细化要求,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印发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停产、复产及停产期间主要安全措施清单(试行)》,要求各部门细化、分解各项安全措施;甘肃省安委办要求复工复产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提前1天到岗履职。

为确保复工复产企业守牢安全底线,各地总结概括出企业“必须做”和“不能做”的若干项工作。河北省安委办提示企业做到“七个必须”,黑龙江省安委办给企业“十条提示”,江西省安委办从三大方面制定十条硬措施,甘肃省安委办出台“六个一律”管控措施,广东省广州市应急管理局面向全市印发并指导执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防范“八个双指引”,贵州省要求务必做到“六个必须”,辽宁省应急管理厅明确不得复工复产的六种情况。河北省要求疫情期间高危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七个要”,所有复工企业一律做到“八个必须”,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时刻保持“八个不放心”。

疫情背景下的复工复产,对于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充分依托已有的信息化平台开展监管、线上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在“全省非煤矿山工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主动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展现应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