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的地域分布呈现“两极”形态,济南和青岛集中了山东大部分优质高教资源,也形成了两座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科教之城”。
在山东的各地级市中,烟台也拥有一定实力,烟台大学是在全国都比较知名的省属高校,此外还拥有山东工商学院和滨州医学院两所公办本科高校。
滨州医学院比较“特殊”,该校以滨州命名,但学校注册地却是烟台市,源自青岛医学院,更名为滨州医学院已有39年,获批硕士点已有19年,但至今仍未更名为“大学”。
以滨州命名,注册地却在烟台滨州医学院源自青岛医学院,后改为独立建制的医学高校,目前在滨州和烟台市两地办学,总占地面积占地余亩。
滨州医学院原本是一所纯正的滨州高校,该校布局“烟台校区”已持续二十年之久,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学校注册地的“变更”。
办学基础条件初具“大学”实力经过数十年发展,滨州医学院已拥有全日制在校生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人,开设有34个本科专业,一级硕士点6个、专硕点9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协同创新中心4个。
师资团队方面,滨州医学院现有专任教师人;教授人、副教授人、博士人。总体来看,滨州医学院的基本办学数据已经初步满足“大学”的要求,“更名”已经基本具备条件。
两地办学成为“更名”的瓶颈?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二期工程与很多实行两地办学的高校不同,滨州医学院在滨州和烟台实行的是“阶段式培养”。烟台校区主要负责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教学工作,大四以后的实习阶段则主要在滨州校区开展。
滨州医学院的烟台校区目前还处于持续扩建中,烟台校区二期工程分为普通教学实验区、特殊教育示范园区、康复与产学研区等三部分,规划总用地亩,建筑面积达27.51万平方米。
在烟台校区二期工程完全投入使用之后,烟台校区教学、实训设施将更加完善,就目前来说,滨州校区占地面积更大,基础设施更加完备。
对于办学注册地在烟台,在两地实行本科生“阶段式培养”的滨州医学院来说,“更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名称,“滨州医科大学”和“烟台医科大学”都存在一定困难。
如何破解“更名”的瓶颈?滨州医学院要想实现“更名”,一种路径就是在进一步完善烟台校区的基础设施之后,在烟台、滨州两地分别建立完整的本科生培养体系,山东省很多高校均采用这种“独立培养校区”的办学模式,可以充分借鉴经验,在此基础上更名会更加顺畅。
此外,烟台市曾明确支持滨州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滨州市也曾表态支持滨州医学院滨州校区扩建并升格医科大学,这是否意味着滨州医学院有可能“拆分”为两个独立的办学机构?
结语总之,滨州医学院已经具备“更名”的实力,但是需要像泰山医学院一样借助“东风”才能实现夙愿,究竟如何“更名”,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