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曾发过一篇老电影《苦菜花》的观后感,提到剧中有浓浓的胶东元素,如作者的籍贯、拍摄的外景以及台词等细节。有热心朋友看到那篇文章之后,留言提醒说,除了以上几点之外,剧中女主角“母亲”(冯大娘)的扮演者曲云本身也就是胶东人,具体来说是牟平人,建议我们对其故乡进行介绍。
(曲云在电影《苦菜花》中扮演的“母亲”形象)
笔者对这个信息点很感兴趣,不过那位朋友并没有提到详细的村落,而牟平的面积很大,曲又是当地的常见姓氏,一时之间有些难以入手。
好在通过查询《牟平区志》,我们找到了一则相关的记载。书中在人物名录章节中提到:
“曲云,女,年出生。观水镇曲家村人。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对照地图不难发现,这个曲家村就在老文三线(现在为国道)的边上,此前我们曾多次路过,只不过没有想到这里就是名人曲云的故乡。通过区志确认了这一点之后,前几天笔者和朋友就专门到曲家村去了趟。(曲家村的街景)在地名指示牌上,“曲家”村有两个称呼,一个就是“曲家”,另一个稍微长一些,叫作“曲家长治”。
实际上,“长治”这个后缀在周边其他村庄也能见到,如前、后姜家长治等。根据村名简志的记载,“长治”指的是清代同治年间当地为抵御捻军而设立的联保组织,当初共有八个长治。后来有的村庄发生变迁,有的村庄将名称简化,“长治”的后缀就逐渐不用。如曲家长治现在一般称作“曲家”,而附近的矫家长治也省称“矫家”。
关于曲家村的建村经过,村志载:“明末姜姓从小碾村(乳山)迁来定居,清初曲姓也来此落户,(因曲姓人丁较旺)故名曲家村。”而名人曲云,也就出身于这一曲姓家族。
实际上,“曲云是本村曲姓走出去的名人”这一点,中年以上的村民几乎都知道。此次到曲家村,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几位对村庄历史比较了解的老人。据他们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在放映电影《苦菜花》时,很多人第一时间就认出了在剧中扮演“母亲”的曲云。而之所以能这么快辨认出,一是因为曲云从小是在村里长大,二是因为她有好几个姐姐嫁到了周边村庄,而她们这些姊妹长得都很像。
巧合的是,这些老人们休憩的街道旁边,就是曲云家的老宅旧址。只不过由于曲云的父亲膝下无子,四个女儿又都嫁了出去,在其去世之后,房子易手别家,后来又经过翻新,已经看不出当年的模样了。
按照现在的区划,曲家村属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管辖。而在过去,这里实际是埠西头公社(乡)的辖区。对胶东抗战史比较熟悉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埠西头。在当时,胶东根据地、胶东军区多个机构就驻扎在此,而许世友将军也曾在埠西头住过一段时间。因此,这里也有“胶东小延安”的称谓。
曲家村距离埠西头不远,也属于胶东老区(上世纪四十年代属牙前县崮山区)的范畴。听老人们说,当时的曲家村在工作上相当积极,是根据地的模范村之一。
(曲家村的老房子)
而正是在这种大环境的熏陶下,曲云很早就投身红色队伍当中,因为其表演方面的特长,就进入文工系统工作。建国后,她被选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开启了精彩的荧幕演艺生涯。
实际上,在埠西头周边,像曲云一样跟随队伍走出胶东的人有很多,他们后来大都在政界、军界、科技界等领域取得了一番成就,只是不像演艺明星这样广为人知而已。
根据资料介绍,除了《苦菜花》之外,曲云还出演了《英雄虎胆》《天山行》《药》《失去的歌声》等影片。因为出色的表演,在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公布的第九届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名单中,曲云就入选其列。
不过,由于常年工作在外,加上本村并无直系亲属(几个姐姐嫁在周边村庄,后来陆续故去),村里人对曲云晚年的情况了解并不多。而根据媒体的报道,去年3月,曲云已经在北京去世了,享年92岁(注:有的报道口径为93岁,可能是周岁和虚岁的区别,按照《牟平区志》中“生于年”的记载,应当为92周岁)。(本文作者:耳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