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讲*治 对标先进谋发展
干字当头抓落实 走在前列谱新篇
———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推进简*放权,提升财*服务水平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市财*局*委书记*永*
市财*部门将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强化资金统筹调度,创新财*保障方式,深入推进简*放权,提升财*服务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全年确保争取上级各类资金亿元以上,筹集重点项目建设资金90亿元。
一是创新方式,增强财*保障能力。全力支持市级融资平台建设,年内安排10亿元城建重点项目资金注入城投公司,配合部门尽快完成房产、行*事业性资产划拨工作,快速启动融资运营。积极有效对接市委10个领导小组各项工作,制定含金量高的财*扶持措施,打造*策制高点。全方位推进资金整合,纵向上整合中央、省市县各级资金,横向上整合工业、科技、商贸、环保、农业等各行业资金,集中财力保障10个方面重点工作。统筹用好*策、资产、资金等各方面*府资源,运用市场化手段,放大财*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提速增效,提升财*服务水平。建立审批项目对标台账,7月份将财*审批事项与省内外20个先进城市逐一对比,在以往简*放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放管服”力度,将工程招标控制价清单编制时间由30天压缩到25天,将各类*府采购全部按法律要求最短时间组织。开展流程再造,将各程序环节由逐次推进变为齐头并进,压缩时限、提高效率。设立重点项目资金保障“绿色通道”,主动上门与发改、住建、城管等部门对接,及时掌握资金需求情况,提前预拨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切实做到“资金等项目”。
三是争先创优,确保各项财*工作率先走在前列。将上级考核、评比涉及财*的所有工作制定台账,挂图作战,严格督导考核,确保不可量化的工作全省前三名,可量化指标占全省10%以上。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确保争取*策试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争取资金比上年有较大增长,以后年度只增不降。立即着手对上争取省设立的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在机制、*策、项目上做到无缝对接,全面汇报反映我市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争取基金最大程度向我市倾斜。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高新区管委主任
市商务局局长于东
市商务局将紧紧围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市委确定的十项重点工作,全力抓好外资招商和重点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年外资总量确保全省第二,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和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平均水平。
一、聚力项目推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动19个纳入全市重点项目的外资项目年内完成投资2.4亿美元,4个建成投产;推进10个千万美元以上新批项目年内到资3亿美元;力促7个总投资4.2亿美元、单体投资0万美元以上的成熟重点项目年内报批;对上半年韩国、京沪等走访对接掌握的项目线索紧抓不放,再形成20个重点储备项目。
二、聚焦项目谋划,助力重点工作突破。重点围绕全市十大重点工作涉及的先进制造业、医养结合、海洋经济、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精心策划包装20个重大产业项目,面向世界强及行业领*企业集中宣传推介,年内新引进世界强投(增)资项目10个以上。
三、聚合内外资源,搭建精准招商平台。组织好年香港山东周、富士康高层来访、“选择山东”路演、德法白俄罗斯、美国日本德国周等8次省级和韩日、跨国公司烟台行等6次市级经贸促进活动,走访重点客户30批次以上,签约重点合作项目20个以上。
四、聚集创新动能,激发招商引资活力。本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见》,9月底前出台《关于推动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打造转型升级新优势的实施意见》、全市委托招商和中介招商奖励办法,年内与1—2家中介机构签订委托招商协议,新批外资融资租赁企业2家,推动2家境外上市企业返程投资。
五、聚升服务效能,打造最优发展环境。月底前出台服务项目服务企业长效机制相关意见,年内将现有16项行*许可、确认、监督及其他行*权力事项中的13项,办理时限由法定2—2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打造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的商务发展环境。三季度集中走访完全市所有外资企业,推动80家以上企业增资扩股。
谋划全市土地空间布局
市国土局局长李建平
国土局将按照市委市*府决策部署和10个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突出做到“五个全力”:
一是全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按照“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要求,谋划全市土地空间布局。目前已将昆嵛山至蓬莱阁大外环高速以北区域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并上报省国土厅,力争7月底获批,下步重点抓好牟平姜格庄街道至蓬莱原解宋营镇区域内规划方案的实施。
二是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加快编制年度指标分配办法,对市级重点项目特别是10个工作组安排的项目用地,根据进度足额优先保障。抢抓省里年底指标调剂机遇,力争额外再争取指标1亩。将塔山南路和北路等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开辟“绿色通道”,提升土地报批和供地速度。
三是全力抓好土地储备出让。年底前完成夹河入海口区片(余亩)和幸福区片(—亩)的土地收储工作。7月中旬前完成动车南站、烟台港一突堤等区片的土地征收测算,并根据征迁情况及时完成土地出让。
四是全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借鉴广州等地先进经验,研究制定我市闲置低效用地处置意见。目前已出台《市区地下空间建设用地管理暂行规定》,起草了《创新用地模式、落实产业用地*策》《完善市区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等实施意见,从用地模式、供地方式、出让价格等方面给予*策支持,待市*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向省国土厅提交了将中心城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实施方案审批权限下放到市级等建议,省厅已采纳,目前正在与国土部沟通。
五是全力强化社会民生服务。发扬“事不隔夜”和“一线服务”作风,打造最优服务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全流程网上审批,让“线路多跑腿,百姓少跑腿”,部分事项“百姓最多跑一次”,年内将不动产登记等21项行*许可、确认事项的办理时限由法定的20—40个工作日,压缩至5—15个工作日。二是调整提高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平均综合增幅达%,待市*府常务会议通过后,报省财*厅和国土厅批准执行。三是加强信访稳控,想方设法化解涉土、涉矿历史遗留问题,维护和谐稳定局面。
结合学习先进城市经验做法
市规划局局长张冰开
结合学习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市规划部门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事不过夜”抓落实。对市委、市*府的工作部署,只争朝夕,马上就干,高效推进规划研究、论证、编制和服务。空间布局谋划工作,计划年内完成养马岛整体策划和蓬莱阁至昆嵛山滨海地带规划研究,明年6月底前拿出总规实施评估、市域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城铁南站区域、北部滨海区域规划整合等5项规划成果;对新滨海路选线论证、市区功能性建设项目选址、三个主交通枢纽的交通组织研究、滨海路与观海路交通联系研究、丁字路和断头路梳理、立交桥梳理等7项任务,本月内拿出成果;对我局参与的城建重点项目、轨道交通、G改线、G18大外环、塔山南北路等10余项任务,全力做好规划服务。
二、“勇于说不”敢担当。坚守法律法规底线,重点对四类项目勇于说不。一是对涉及突破城市规划“三区四线”、生态保护红线、耕地保护红线以及挖山填海、破坏历史风貌和景观资源的项目勇于说不,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和自然资源;二是对涉及损害公众利益、影响公共安全的项目勇于说不,为维护群众和公共利益而担当;三是对滨海一线、海岛岛屿、夹河、辛安河等重要河流两侧区域,达不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烟台特色”要求的项目勇于说不,宁可“留白”,绝不“涂鸦”,维护城市长远发展秩序;四是对阻碍棚户区和旧村改造、社会公益以及涉及国家重大战略调整落实的招商引资等5类项目推进的行为勇于说不,保障城市当前发展。
三、“善于说行”促发展。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理念,胸怀大局谋划项目,科学引领助力发展。特别是对涉及新旧动能转换、社会民生等涉及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坚决支持,不但说行而且快行。年内完成规划管理单元及开发强度分区规划,制定控规编制和管理技术导则,做好刚性与弹性结合,促进项目落地实施。本月内出台优化服务简化流程实施方案,审批事项压缩到4项,实行现场办公、容缺审查、首接负责等9项服务,主动上门,积极协调解决困难,以优质服务助推项目建设。
争创“国家公交都市”和“国家绿色交通城市”
市交通局局长王克文
市交通运输局将以这次考察学习为动力,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府决策部署,把讲*治体现到务实创新高效一流干工作的实际成效上。
一是提升站位高标定位。争创“国家公交都市”“国家绿色交通城市”和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滨海路等10个项目力争列入国家交通战备补助计划。筛选的16个总投资亿元的重大交通项目力争挤进全国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国开行亿信贷大盘子。争创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数量和争取交通各类资金总量均位居全省前3位。年内力争投资10亿元的深国际物流港项目签约落地。
二是聚焦项目奋力争先。强化“事不过夜、只争朝夕”意识,用工程方法、过程管理促项目快推进、快见效。蓬栖高速年内通车,龙青高速明年上半年通车,文莱高速全面开工,牟莱高速启动前期工作,大外环和G改线项目力争年内调整列入全国公路网规划,滨海路(开发区—蓬莱段)确保“十一”前开工,1年内建成。用2年时间改造4个网化示范县个行*村公里村级公路,今年改造个行*村公里;用3年时间整治全市1.2万公里村级公路安全隐患,今年整治公里;年底前完成个省定贫困村交通扶贫任务。加快7个客货运枢纽项目建设,做好综合客运枢纽项目论证工作,为打造环渤海物流基地提供坚强交通支撑。
三是优化环境改善服务。对标市里提出的全国20个先进地市,深化交通领域“放管服”改革,11项行*审批事项下放4项,剩余全部授权到位;审批时限由目前的平均10天以上缩短至平均3.5天以下;所有审批事项实现“零收费”。交通审批和服务事项努力做到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6月中旬已出台跟踪服务全市重点项目意见,全力提供通路、通车保障。根据群众出行需求,市区新增公交线路5条以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条,新增新能源公交车辆。7月底前出台出租车改革意见和网约车准入*策,增加出租车运力,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四是坚守底线把住关口。对交通许可的63家危化品运输企业和辆运输车辆逐一排查、逐一整治、逐一达标;对新增危化品企业和运力暂停审批;8月底前在全市辆“两客一危”营运车辆上安装紧急避险系统,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行业稳定和清正廉洁三条底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市环保局局长姜青山
下一步,市环保局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两个方面入手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一、强化底线意识,在淘汰旧动能上敢于说“不”。发挥环保标准规划执法监督的倒逼机制,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一是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强力淘汰改造落后产能。确保年内淘汰全市所有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完成所有燃煤机组和锅炉的超低排放改造,督促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完成散煤清洁化治理,依法取缔所有不符合产业*策和布局规划,手续不齐全、存在违法排污问题的“散乱污”企业。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16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整治污水直排口,完善河道配套管网设施。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编制市县两级落实“土十条”实施方案。力争年内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率保持在85%以上;全市26条重点河流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26条重点河流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90%以上,42个重点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65%。二是在环境执法上坚持“督企”与“督*”并重、督导与问责并举。强化对排污企业的环境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综合采取生态资金补偿、约谈、环保限批等经济、行*手段,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同责、一岗双责”。今年起提高每季度空气质量改善的奖惩基数,对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县市区,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出现恶化的相应增加罚金数额,并实行区域限批,对持续严重恶化的,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二、强化服务意识,在培育新动能上善于说“行”。一是提高环保审批效率。对市*府确定的重大投资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项目,纳入环保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审查和审批,条件具备的随到随办。进一步压缩环评审批时限,将报告书类环评审批时限,由法定60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报告表类环评审批由30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工作日。二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坚持培强做大一批,招引一批,推动环保产业尽快成长为支柱性产业,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名城。三是加快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年底前完成“大气十条”和“水十条”涉及的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通过排污许可证强化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达标排放,有效控制区域流域污染物排放量。
来源:烟台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