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4月30日讯(实习记者刘蕊通讯员李成修崔方荣)烟台是胶东红色文化的发祥地,在波澜壮阔的胶东革命斗争中,烟台医疗卫生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和红色卫生文化。5月1日至15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在市文化馆开展,在光和影的追溯下市民“穿越”回革命岁月,“触摸”到美好未来。
本次展览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主题,包含烟台市医疗卫生红色文化、医院建院周年、致敬最美逆行者·抗击疫情三个展览内容板块,以生动丰富的影像资料和文物展品,集中展现烟台市底蕴深厚的医疗卫生红色文化;医院年建院至今年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奋进历程、建设成果和美好愿景;以及烟台医疗卫生战线逆行出征抗击疫情的感人篇章。
方兴未艾,烟台市卫健事业继往开来
时间追溯到过去——历代旧*府不把百姓健康福祉作为根本责任,直至抗日战争前夕,烟台尚无系统的医药卫生机构;年烟台全境获得第一次解放,各专区、县也相继建立健全了卫生科;新中国成立后,烟台的卫生健康事业在*和人民*府的领导下,到50年代就消灭或基本消灭了天花、古典型霍乱、鼠疫、回归热、性病等传染性疾病,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烟台自年支边、年援外以来,每年派遣专业医疗队支援滇、蜀、藏和非洲,发扬革命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特别是在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救援中,烟台市委、市*府迅速组织抗震救灾队伍,全力以赴投入工程抢险、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和灾区援建工作,成为山东省首个完成对口援建任务的城市……
年,*的十八大以来,烟台市卫生健康系统以推进“健康烟台”品牌建设为主线,把健康与卫生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送进广大群众“心坎里”,取得了国家“健康城市”、“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四大突破”,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穿越三个世纪,谱写救死扶伤的光辉篇章
百年沧桑,医脉传承。医院由年设立的一间诊疗所起步,经历了年的栉风沐雨和变革发展,代代毓医人筚路蓝缕、负笈播火,以“希望之光”守护烟台福地,穿越三个世纪,饱尝风雨坎坷。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走上了发展壮大之路,谱写了一曲曲救死扶伤的光辉篇章。
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科研是提升医疗内涵的不竭动力……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医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搭建精准医学大数据的高端科研平台,每年开展新技术百余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器官移植、腔镜手术、内镜诊疗、介入诊疗、辅助生殖、精准医疗等特色品牌技术的层次和规模处于国内先进、省内前列。
无论是抗击各类突发疫情还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无论是公益项目救助还是爱心品牌行动……医者仁心无国界,跨越千山万水,处处闪耀着毓医人的身影,回响着救死扶伤的崇高奉献之歌。
如今,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已成为烟台市最大的综合性医疗保健中心、医院、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山东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基地,连续七年蝉联“医院医院排行榜”十强,连续两年位列第四,医院百强行列,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医院”、“医院”等荣誉称号。
大爱无声,最美逆行抗击疫情
年的抗疫之战,不见战火硝烟,却有生死考验。烟台市四批共46名白衣战士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奔赴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用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阻击疫情、挽救患者,以血肉之躯筑起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铜墙铁壁。
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烟台市委、市*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铺就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纵深下沉、联防联控的新冠“战疫”防控网,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情就是集结号,在接到省委、省*府驰援湖北的指令后,烟台市连夜选取精兵强将组建援鄂医疗队,分批调配防护物资和生活用品,组织医护人员整装出发,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医院迅速响应,组建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医疗队接续支援武汉抗疫,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们发出豪言壮语“我们没有枪,大爱的情怀和精湛的医术就是战胜疫情的武器;我们没有盔甲,前方的需要和后方的支持就是我们的防弹衣”,他们以对*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计个人安危,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在疫情防控一线贡献了烟台力量!
去无畏,凯旋归。4月14日,烟台四批46名援鄂队员全部凯旋,烟台市以最高的礼遇、最深的敬意,致敬白衣战士,欢迎英雄凯旋回家。他们慷慨赴荆楚,同舟共济,不畏艰难险阻,不顾个人安危,不计生死报酬,彰显了使命职责的忠诚坚守,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