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岱青海蓝景色美,闻齐风鲁韵文化汇,泰山矗立,*河入海。孔孟在这里诞生,长城在这里始建,运河在这里重现,这就是好客山东。
06:22这有一座山,崂山,挺起了这座城市的气质;这有一片海,*海,敞开了这座城市的胸怀,这有一个湾,青岛湾,把这座城市美成了诗;这就是一座城,青岛,她用浪漫等你来撩拨。
青岛市,山东省辖地级市,别称岛城、胶澳,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
青岛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南、东濒*海,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点。青岛是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青岛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年清*府驻兵建制青岛,青岛是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也是中国帆船之都,世界啤酒之城、联合国“电影之都”、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年9月2日,被评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青岛市作为五四运动的缘起地;也是国际海洋科研教育中心,驻有高校29所,引入高校26所。拥有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59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多家高新技术企业、75家上市公司,青岛的异域建筑种类繁多,被称作“万国建筑博览会”。八大关建筑群荣膺“中国最美城区”称号。
名称由来
青岛市市名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市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后于明嘉靖年间首度被记载于王士性的《广志绎》中。明万历七年(年),即墨县令许铤主持修编的《地方事宜议·海防》中,有关青岛之名记述为:“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这里的“青”,即指青岛。青岛所在的海湾因岛得名青岛湾,由此入海的一条小河也被称为青岛河。青岛河口于明万历年间建港,称青岛口;河两岸的两个村落分别得名上青岛村和下青岛村;河源头的一座山于年也被定名为青岛山。
历史沿革
城市建置前
历史上,青岛辖域归属几经变化。新石器时代即有文明出现,属东夷部族。在史前及夏商时期的青岛辖域属莱夷之地,西周时代属夷国,春秋初期分别为介国、夷国、莱国等的属地。春秋中期齐灭莱,青岛辖域开始通过齐国的统治归流于周,战国时期青岛辖域大部归于齐之即墨邑管辖。越王勾践灭吴后舍会稽而徙都琅琊,后越国败于楚国,今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带属楚国。
秦时青岛辖域西部属全国48郡之琅琊郡,北部属胶东郡。西汉时期,青岛辖域大致属胶东国、琅琊郡,现市区大部为不其县辖域。汉景帝刘启先后立其子刘彻、刘寄为胶东王,都城设在即墨。东汉光武帝时徙封大司徒阳都侯伏湛为不其侯。
三国时期青岛地域属魏国青州,其中胶州湾东岸的不其等县属东莱郡,西部的黔陬、壮武等县属城阳郡。西晋时,胶州湾东岸属青州长广郡、西岸属青州城阳郡,即墨县属北海国。十六国时期,青岛地域隶属关系多变,大致先后分别属于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系青州和徐州辖域。南朝宋时,青岛地域大部属青州长广郡、北海郡、高密郡。北朝北魏时,青岛地域以大沽河为界,东部大都属光州长广郡、西部大都属青州高密郡。北齐、北周时,胶州湾东岸属光州长广郡、东莱郡,西岸属胶州高密郡、平昌郡。
隋朝开皇十六年(年)置胶西县(原黔陬县)和琅琊县,均属密州;同年重建即墨县于今址,属莱州,不其县撤并于即墨。隋朝时平度为长广县,仁寿元年(年)改称胶水县。炀帝大业三年(年)将州一级改为郡,青岛地域属高密、东莱二郡。唐代,青岛地域分属河南道莱州(东莱郡)和密州(高密郡)。唐高祖武德六年(年),胶西县撤并入高密县。五代十国时期,青岛地域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仍为河南道莱州、密州管辖范围。
北宋时青岛地域属京东东路莱州(胶水县、即墨县)、密州(胶西县)。宋哲宗元祐二年(年)复置胶西县,属密州。金朝势力南下后,域内各地被金所占,仍分属山东东路莱州和密州管辖。元太祖二十二年(年)设胶州,辖胶西、即墨(至元二年撤即墨并入掖县和胶水县)、高密三县。元朝时,青岛地域主要属益都路胶州、莱州。
明朝时期青岛地域主要属山东莱州府。洪武二年(年)撤销胶西县,改置胶州,辖即墨等二县,属莱州府。自明朝初年,明廷先后在青岛地域设立即墨营、灵山卫(下辖胶州所、夏河寨所等)、鳌山卫(下辖雄崖所、浮山所等)等卫所。洪武二十二年(年),撤胶水县改置平度州,与胶州、即墨县均属莱州府。入清以后,青岛地域大部属山东承宜布*使司莱州府之胶州、平度州。
城市建置后
清光绪十七年(年),清*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翌年,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移驻胶澳。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并强迫清*府于年3月6日签订《胶澳租界条约》,胶澳沦为殖民地,山东也划入德国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进行*事殖民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民为收回青岛进行英勇斗争。年,由于青岛主权问题,引发著名的“五四运动”,迫使日本于年2月4日同中国*府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胶澳,开为商埠,其行*区域与德胶澳租界地相同。年4月,南京国民*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年改称青岛市。
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年9月,国民**府接收青岛,青岛仍为特别市。
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解放后,改为山东省省辖市。年,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年4月,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年10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位置境域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30′—°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即墨等七区)为平方千米,胶州、平度、莱西等三市为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下同)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青岛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7米。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南部为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等组成的胶南山群。市区的山岭有浮山、太平山、青岛山)、北岭山、嘉定山、信号山、伏龙山、贮水山等。
气候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
水文
青岛共有大小河流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按照水系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胶莱河。大沽河是青岛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岛,经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至胶州南码头村入海。
北胶莱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胶莱河及诸支流,在青岛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泽河、龙王河、现河和白沙河,总流域面积.0平方千米。北胶莱河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姚家村分水岭北麓,沿平度市与昌邑市边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镇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莱州湾。
沿海诸河系,指独流入海的河流,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哥庄河、白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
海洋
海岸线:青岛市海域面积约1.22万平方千米,其中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平方千米;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98千米,其中大陆岸线.9千米,大陆岸线占山东省岸线的1/4。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
海湾:面积大于0.5平方千米的海湾,自北而南分布着丁字湾、栲栳湾、盐水湾(又称横门湾)、崂山湾(又称北湾)、小岛湾、王哥庄湾、青山湾、腰岛湾、太清宫口、流清河湾、崂山口、沙子口湾、麦岛湾、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前海湾(又称栈桥湾)、胶州湾、唐岛湾、灵山湾、利根湾和古镇口、斋堂湾、董家口湾、沐官岛湾等;胶州湾内又有海西湾(包括小叉湾、薛家岛湾)、*岛前湾、红岛湾、女姑口、沧口湾等49个海湾。
海岛:根据年10月全国海岛地名普查结果、年12月《山东省海岛保护规划》、年5月《青岛市海岛保护规划》公布的海岛数量,青岛市海岛总数为个,其中有居民海岛7个、无居民海岛个(面积大于平方米的无居民海岛67个)。海岛总面积15.04平方千米,其中有居民海岛10.97平方千米、无居民海岛4.07平方千米。海岛岸线总长约.9千米,其中有居民海岛47.9千米、无居民海岛75.0千米。灵山岛为青岛市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海岛。
潮汐:青岛属正规半日潮港,每个太阴日(24小时48分)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平均潮差为2.8米左右,大潮差发生于朔或望(上弦或下弦)日后2~3天。8月份潮位比1月份潮位一般高出0.5米。中国以青岛验潮站观测的平均潮位作为“*海平均海水面”,其高度在青岛观象山国家水准原点下72.米。中国自年起,大陆国土的地物高程即以此为零点起算。
历史文化
海洋文化
青岛市东临*海,地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交汇地带。上古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处傍海而居,在远古历史演化的暗夜中迸发出早期华夏文明之光。春秋战国以后,这里又成为中国沿海的重要口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渔盐、航海、海港、海商、海防、妈祖等海洋文化元素。
非遗文化
国家级非遗项目
风俗民情
青岛节庆活动
会展活动
青岛,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正在用她的灿烂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人民,本篇主要介绍了青岛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请跟随小编一起走进下面两期,一起去品尝青岛的美食,游玩青岛的名胜古迹。
《文化圣地好客山东:带你体验舌尖上的青岛吃不厌的海鲜味蕾的释放》
《文化圣地好客山东:喝不完的啤酒看不尽的美景用浪漫装扮的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