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细节之处见真章,公共厕所新变革能否突破
TUhjnbcbe - 2023/7/11 21:29:00

胶东在线6月27日讯(记者笢笙)细节之处见真章,公共厕所的改革让城镇更加的人性化,让乡村更加的便捷化。公共厕所的改革是大势所趋,人有三急,如厕需求是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更加显现出*府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魄力。

然而不论是在烟台市区还是在乡镇,海岸线旅游景区找不到公共厕所,露天公厕让街道上总是飘着一股异样的味道,工作人员上班后才能如厕也已然让24小时公共厕所变了味......

建设少重点区域缺配套

从“网上民声”平台了解到,街道、景区这类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方便”成了大家共同的难题。问题编号表示,“莱山区渔人码头东边原有的公厕已经废弃好久,一直锁着门不能使用,早晚遛弯的人很多,没公厕很不方便。”问题编号表示,“芝罘区福成路与滨海西路交汇处,在停车场有个公共厕所,很多市民开车过来,在幸福海边运动健身,但是这个公厕常年紧闭不开,希望尽快启用便民公厕。”平台上开发区的网友也留言表示,白银河公园没有公共厕所,去最近的公厕比回家都远。

各区在公厕配套设施建设上短板出奇一致,各区城管部门给予的答复,都是“加快推荐公厕建设,等待批准修建。”从去年开始一直被诟病的问题,为何迟迟得不到解决?

管理缺失夜间如厕难

除了景区无公厕,夜间如厕难、如厕需等工作人员上班后等问题,也是众多市民讨论的热点话题。问题编号表示,“鲁东大学周围的公厕晚上都锁门,周围商户很多,为何公厕不能24小时常开?”编号的问题“港城中学校外公厕为什么总是关着?早晚接送孩子,家长上厕所难。”很多早起晨练、晚上海边散步的市民也表示,每每在外着急如厕的时候,都会看到公厕门口张贴着使用时间6:00—21:00,大门紧闭,甚至工作人员为了按时下班,提前打扫完卫生后,便不允许市民使用了,为何不尝试公厕夜间延时或者24小时全天开放等服务模式,是许多市民的疑惑。

在公厕改革上,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建设硬件上处处彰显着标准化,更重要的是管理上的精细化和服务上的人性化,这也是烟台厕所改革中的一大短板。

露天公厕问题难攻克

围挡下、绿化带里、小树林中,是市民反馈最多的三类“露天公厕”,尤其临近公交站点位置,几公里内臭味熏天,问题编号的网友反馈,福山区门楼镇有个小型足球场,几乎每日来都是满员,可周边2公里内都没有公厕,就地大小便严重。编号的问题表示,泰颐新城东南小门的松树后也成了露天公厕,好多市民直接在绿道里边上厕所。

公共厕所建设少、分布不均是造成露天公厕的主要原因,今年5月烟台市出台了《年市区公厕建设管理方案》,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制定了重点任务。

公厕建设管理新方案

年,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在直接管理座公厕的基础上,调研了滨海旅游观光带、城市出入口、学校、景区周边、市场周边、停车场等市民游客相对集中区域,计划在市区再新建公厕61座。其中,市城管局牵头建设4座、芝罘区12座、福山区12座、莱山区10座、牟平区6座、开发区7座、高新区4座、蓬莱区6座。为解决市民夜间如厕难问题,在市区推行“厕所革命”,自今年5月1日起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负责的座城市公厕全部24小时免费开放。全面更新“公厕电子地图”,市民可通过手机系统地图导航功能快速找到最近公厕位置。

在新方案中除了优化公厕布局,提升建设质量,满足群众如厕需要外,编号的网友也提出了建议,“增设公厕方便市民的同时,希望在景点、务工、公交区域,配套建设休息厅。”完善公厕设施配套和服务功能,提高特殊群体如厕便利性。小公厕,大民生,希望在这新一轮的“公厕变革”中,建设、管理两手抓,突破最后的“一公里”,让市民真真切切地感受烟台城市的温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细节之处见真章,公共厕所新变革能否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