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2月11日讯(通讯员郝美荣张德全)为了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烟台市莱山区实验小学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取得良好的效果。
低年级校内外劳动,培养学生自立自理的生活能力
学校为一二年级每个教室配备了植物架,可以进行室内发芽种植,学生自己泡种子、浇水,观察发芽的过程;各学科老师编写《窗边小豆豆》芽苗种植课程手册,指导学生利用种子生长过程进行项目学习。
一二年级利用综合实践教材家务劳动主题,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主题活动,并在班级进行展示,定期开展系鞋带、叠衣服等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中高年级校内外劳动,培养自信小公民
利用学校食堂门前的几十米长两米宽的空地带,为中高年级学生开辟了“三尺田园”,孩子们跟着劳动组长和老教师学习种植当季的蔬菜,进行浇水,拔草,松土等劳动,收获成熟的蔬菜。
学校积极与周边劳动基地联系,为学生提供了两块校外劳动基地,学生们可以在此种植、采摘、收获,认识劳动工具,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
学校教导处规定,每个周末以教研组为单位,除了布置适量的文化知识的作业外,还布置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如帮助父母做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学校教导处牵头编写了寒暑假学生生活指导手册,并在寒暑假设立劳动周,以级部为单位开展单项劳动技能培养,比如三年级“我家的小菜园”、四年级“学做一道拿手菜”。
另外,学校*教处还通过节假日等时间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如巧手致最美主题活动、巧厨思不易主题活动等,引导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公民服务意识。多彩实践日校本课也开始部分劳动技术课,比如剪纸、面塑和绳结等。我们希望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的劳动教育不再是纸上空谈,从小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