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栏目:山东新闻播出时间:07:00播出日期:/5/16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昨天(15号)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四个方面的主张。引起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响。请听报道:
围绕“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亚洲47个国家以及域外其他国家的*府官员和代表共计余人齐聚北京,共襄文明盛举,推动亚洲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共同进步。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
习近平主席说,回顾历史、展望世界,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在先辈们铸就的光辉成就的基础上,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陈尚胜:
习近平主席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烟台市委*校教授王喜红: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德州苏禄文化博物馆宣教文化部主任安静: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体现着中国促进亚洲文明发展的责任担当,也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在威海定居的印度人波利: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标志上,六瓣互动的花瓣状图形,象征亚洲文明的绚丽多彩,也寓意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
(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走在前列栏目曲)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社科大省,*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山东,对山东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理论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两个巩固”目标任务,高点定位,统筹谋划,有序推进,着力为山东实现“全面开创,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提供坚实理论基础和有力思想保障。山东台记者贾晓菲报道:
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宣讲时间》节目在五四广场组织青岛大学学生,唱起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用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快闪”的形式纪念五四青年节。《宣讲时间》节目制片人胡蒙:
《宣讲时间》节目是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讲师团、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全省唯一一档广播理论节目,从节目开办至今一直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等理论及热点的阐释解读,节目的权威性、专业性逐步体现,影响力日益提高。《宣讲时间》节目主持人孙晓兰:
自*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委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跟进学习,深入系统学习,先后组织学习82次。其中,年全年学习16次,居全国首位。同时注重丰富学习内容和载体,通过举办读书班,推荐、编印学习资料,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