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首批山东唯一试点,为何又是烟台 [复制链接]

1#

根据媒体报道:近日商务部公布首批外资*策直报点试点名单,烟台市商务局成为全国首批10个外资*策直报点之一,也是山东唯一试点单位。

今后,烟台可参与国家相关外资*策研究,协助商务部研判形势、制定*策、总结经验。

为何烟台会被国家选中成为全省唯一试点?此次入选对烟台未来外资引进会带来哪些影响?哪些片区会获得最大受益?

01

获批首批试点首先体现了商务部对烟台外资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从烟台历史使用外资情况看,年1-9月,烟台实际使用外资21.9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12.4%,增长21.7%,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2.8、13.4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三,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和实际使用欧美资居全省第一,实际使用日韩资居全省第二,5次获得省指挥部通报表扬。

从*策看,近年来烟台不断提升吸引外资的水平。

一:积极搭建经贸促进平台。

研究起草了《烟台市招引重大项目快速拍板决策机制》,发布“投资烟台”产业招商平台,聚焦“9+N”产业集聚培育工程和16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引。

1-9月,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个,增长8.9%,其中,引进三类强项目个,增长17.5%,占项目数的22.5%,较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

二:创新突破利用外资方式。

复制推广QFLP试点*策,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研究制定QFLP试点股权投资工作指引,累计引进外资万美元。

深化与央企、国企合作,扩大国企平台利用外资规模,1-9月,推动万华化学、国丰集团等国有企业到资3亿美元,占比13.7%;国电海阳能源、海耀科技、中广核等央企项目落地,实际使用外资2.7亿美元,占比12.3%。芝罘金控作为全市第一家2A+平台,成立了全省首支服务城市更新的大型专业基金。

三:全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国首推“四书合一、三一审批”机制,首创“中日韩投资便利化跨国办”和“全链条全周期供地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为外资企业发展提供最大便利。

同时,发挥“双稳”平台、企业服务专员、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等平台机制作用,走访企业余家,解决企业困难问题近个。

同时,伴随近几年中日韩产业园推进、RCEP签署等*策优势,烟台在吸引利用外资层面不断拓展。

此次入选首批外资*策直报点试点名单,意味着烟台在未来吸引外资层面有了更多主动性,或将迎来更多*策优势。

从各个区域发展现状看,*渤海新区或许将迎来最大利好。

02

*渤海新区或迎来最大利好

作为烟台对外开放的窗口,*渤海新区是烟台吸引外资的主阵地。

过去十年间,伴随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保税港区西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以及中韩、中日、国际招商产业园在这里交汇叠加。

*渤海新区建成了中韩、中日“两大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韩国、日本“两大中小企业产业基地”,以来累计引进过10亿元项目个、三类强项目79个,实际使用外资33亿美元、年均增长11.2%。

尤其是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渤海新区依托自贸区这一块“金字招牌”,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18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亿元。

自贸烟台在全市千分之二的土地上,创造了近1/3实际外资和近1/2外贸进出口。

近年来*渤海新区接连发布《加快制度创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烟台*渤海新区涉外服务“一站式”》《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全省率先实现原产地证书业务全覆盖》……

不仅在制度层面积极主动开放,更持续优化对外开放格局。

伴随*渤海新区省级*策持续落地,八角湾、G中心轴线打造,以及机场二期、快速路、高铁西站等基础设施推进,*渤海新区在吸引利用外资层面将迎来全新格局。

03

如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